对口帮扶村里的“荣誉村民”
——记市城建外资办小康建设/三万活动驻村干部曹凌华

一天,一位村民大娘拉着曹凌华的手,动情地说:“曹干部啊,你真是像老三篇里说的那样好啊!”这是发生在黄陂区蔡家榨街周梅家田村村头的一幕。
曹凌华,市城建外资办综合管理部副部长,2012年10月被委派到黄陂区蔡家榨街周梅家田村任驻村小康及三万工作队队员。
增进感情,多办实事惠村民
做个扶贫干部,也许很多人不以为然,但要真正与农民打成一片,得到农民的认可,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驻点村离市区偏远,曹凌华驻村后,克服工作生活和远离家庭等诸多困难,逐户走访,就村集体经济收入、“两委”班子配备、村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群众生产生活、可开发资源等进行了深入调查,两年间共走访农户900多次,发放宣传手册、告村民书、问卷调查表1250份。他先后组织召开了村“两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小组长会等大小会议数十次,向干部群众传达小康建设和“三万”活动的工作精神,与村"两委"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小康村建设规划。
曹凌华在与村民交往中,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老人、五保户,真心实意为他们解决困难,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组织干部职工爱心捐款3万多元,看望慰问老党员、“五保户”、孤寡老人和特困家庭112户;为百户村民免费拍摄全家福,并制成相框赠送。当一位70多岁的哑巴老人拿到照片后,激动不已,拉着曹凌华的手久久不放,旁人说,这个老头一生都没照过像的。还有40多户家里人长年在外,曹凌华走湾串户为他们留下了团圆的记忆。2013和2014年春节前,曹凌华邀约单位的书法爱好者,自带纸墨为村里300多户村民义务书写春联,为村湾增加了节日气氛。他还联系相关单位,募集到换下来的70多个文件柜,并借来部队的大车顶着酷暑送到村里。为按照市综治办的要求尽快起动村里的网格化工作,他积极向单位领导汇报,讲明情况,组织捐赠了4万多元的电脑等设备,率先完成了村网格化工作。
像帮助五保户清理门前屋后的垃圾、给孤寡老人送去自购的衣被、为贫困家庭子女购买文具、帮五保户老人加固墙壁这样的小事,在曹凌华驻村期间是不胜枚举的。
集中整治,美化家园换新貌
在村湾环境整治中,曹凌华想到的是,首先要改变村民的环保卫生意识,他在村民大会上给大家讲授卫生知识和环境保护与健康的重要性关联性。他与村干部组织村民在两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中共清扫路面19.2千米,清理垃圾死角200余处、水塘20口、公厕11个、沟渠4千米,清运处理垃圾230余吨。为确保“三万”活动的成果,督促村委会聘请保洁员11名,建立村、组、户三级责任制和村干部保洁员包干制,彻底改变了全村“脏乱差”的面貌。在开展“两建”活动中,结合驻村实际,按照“户分类、村收集、街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集程序,筹措资金23万多元帮助村湾整修道路700米,新建垃圾池17个,公厕2座,购买垃圾桶400多个。带领村民栽种了3000株果树苗。他还发动群众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庄”评选,有方案标准,奖励措施,确保了人人参与。
排忧解难,情系村民谋发展
驻村期间,每当夜晚降临,就是曹凌华最揪心的时候,因为几个村合用一台容量仅50千瓦的变压器,经常超负荷断电,特别是炎热的夏天,空调、电扇、电视不能使用,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为解决这一难题,曹凌华多次到街道、区政府相关部门联系、求助,有关部门为他的执着而感动,经过多方协调,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在2014年1月为村里增装了两台变压器,从此村民不再担心因变压器容量不够而断电,曹凌华担忧的心终于放下了。
他多方筹措资金为自然湾铺设水泥路,改变了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出行状况;为村里设计、修建了一个村民期盼的700平米的文体活动广场;带领村干部四处联系,引进招商并完成了200亩蔬菜大棚、200亩水产养殖的项目建设,并帮寻产品销路,为增加集体收入搭建了发展平台。
2013年8月,曹凌华因身体不适入院检查,后做了手术,由于创面较大医嘱静养两月,但他只休息了10天就返村,直到把养殖项目谈定下来。有村民心疼地说:“曹部长你太认真了,是真心把我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办啊。”
通过这两年驻村开展“三万”活动和小康建设推进工作,该村村貌明显改善,村民素质得到提高,村民得到实惠,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该村正向“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迈进。看到这些变化,曹凌华在高兴的同时,也在心里默默地谋划着下一步的小康帮扶工作……
曹凌华的工作也获得了市纪委工作队、区、街及村干部、农民的好评,被该村村民誉为“荣誉村民”。
2013年曹凌华所驻村被湖北省爱委会评为“湖北省卫生村”;2014年该村被区、街推荐申报省级生态村;驻村工作组也被区、街推荐为市“三万”活动先进工作组。
